6-1 Opisthobranchia 後鰓類  (主要海棲腹足綱)

6-1-1 Cephalaspidea 頭殼海蛞蝓、泡泡蝸牛,均海生。

  *特徵:最原始的後鰓類,寬大特化的頭部便於躲藏在沙底下、發展良好的頭殼防止沙子進入外套膜腔(mantle cavity),具有肌肉的疣足(parapodium) 或退化。色彩鮮豔的種類在頭前方常具有發展良好的眼,口部並有一系列的感覺纖毛用來追蹤獵物爬行過所留下的黏液痕跡。足與頭殼間有Hancock’s organ,為化學物質感受器官,具嗅覺與感覺偵測功能。其他分類特徵如齒舌、砂囊、陰莖樣貌等。

kmwetlan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這是Smith等人2011年在nature發表的文章,他們利用1185個基因共216,402個DNA位點重建的軟體動物親緣關係。

可以對照下面這篇一起看:
http://kmwetland.pixnet.net/blog/post/384000688-腹足綱的分類

kmwetlan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6. 異鰓類Heterobranchia)分成Opisthobranchi, Pulmonata & lower Heterobranchia

   6-a Opisthobranchia 後鰓類  (主要海棲腹足綱)

      6-1 Euctenidiacea

kmwetlan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腹足綱傳統分類系統分成下面四個亞綱:

 

新的分類系統 (Bouchet & Rocroi, 2005)根據親緣關係分成下列六大群,放在一起大致上就能看出個類群的樣貌差別:

kmwetlan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新的分類系統 (Bouchet & Rocroi, 2005)根據親緣關係分成下列六大群:

 

kmwetlan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

玉螺科 Naticidae

 

乳頭玉螺 Eunaticina papilla (Gmelin, 1791)

kmwetlan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麂眼螺科  Rissoidae殼迷你到小型。殼形從卵形到高圓錐形。雕刻及胚螺的形態變化很大。分為兩亞科:Rissoinae亞科通常微小,圓錐形;Rissoininae亞科小型到中型,高圓錐形,殼口外唇肥厚發達,後方較狹窄。日本產有100種以上。

# 白皺麂眼螺 Rissoina materinsulae Pilsbry, 1904

7.2 * 2.4 mm 

kmwetlan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Fissurellidae 裂螺科:殼為斗笠型,大部分種類的殼頂偏向後方。殼的前緣有缺刻,殼頂部也會有缺刻,但因成長而形成孔,缺刻也會形成痕跡狀。胚螺是螺旋的少旋形,因快速的成長,螺層急速擴大而成為斗笠型。附著於岩礁礫石上。

草花透孔螺 Diodora suprapunicea

棲息於潮間帶岩礁區。殼長橢圓之笠形,質厚,殼頂有一孔,形狀如殼形,殼頂高。殼表有放射肋及成長紋交織成網目狀,紅褐色及白色放射帶交錯。殼內白色弱真珠質,中央殼孔周為紅褐色,周緣為白色和紅褐色交錯的缺刻。 

kmwetlan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

Patellidae 笠螺科殼為簡單的斗笠形,殼頂偏向前方。外套腔內有二次鰓(不具櫛鰓)環繞,不具本鰓。齒舌為梁舌形,有的種類不具中間齒,但也有的種類有,側齒及邊緣齒各三對,故齒舌式為3-3-1/0-3-3。棲息於熱帶到冷溫帶的潮間帶淺海岩礁區。

# 車輪笠螺 Cellana radiata

kmwetlan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Epitoniidae 海螄螺科:貝殼白色或褐色,通常有厚或薄的軸肋。殼口圓而厚。口蓋角質,黑色或黃色。齒舌翼舌形。齒小於對面的內部,有1-5個齒尖。軟體會分泌淡紫色的液體。通常在腔腸動物上行外部寄生。

# 卷肋海螄螺 Epitonium repandum Kilburn, 1985

 

kmwetlan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1 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