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的分類系統 (Bouchet & Rocroi, 2005)根據親緣關係分成下列六大群:

 

 

海蛞蝓的大宗裸鰓類,主要是異鰓類群下,其主要外形特徵如下:

Aeolidiella_stephanieae.jpg

 

新分類系統(Bouchet & Rocroi, 2005):

 

裸鰓類 Clade Nudibranchia

1. Clade Euctenidiacea ( = Holohepatica = Anthobranchia)

      1-1 Subclade Gnathodoridacea

Screen Shot 2016-02-28 at 11.25.41 PM.png

      1-2 Subclade Doridacea 海牛亞目

Chromodoris-magnifica-4.jpg

2. Clade Dexiarchia (= Actenidiacea)

      2-1 Subclade Pseudoeuctenidiacea ( = Doridoxida) 一屬三種

French_Polynesia_1991.jpg

      2-2 Subclade Cladobranchia ( = Cladohepatica)

             2-2-1. Euarminica 群

body_dermato.jpg

http://seaslugs.free.fr/nudibranche/a_carac_arminina.htm

             2-2-2. Dendronotida 群 (枝背群)

Dendronotus albopunctatus Robilliard, 1972.jpg

             2-2-3. Aeolidida 群

offset_137572.jpg

             2-2-4. 其他

dirona-albolineata-2.jpg

f2680_m19508fsa.jpg

  •  

======================以下為舊分類系統供參考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
舊腹足綱分成下面四個亞綱:

後鰓亞綱Opisthobranchia 又分成下面幾個亞目:

舊分類系統則分為以下幾個目:

貝殼發達,具外殼或內殼,或多或少呈螺旋形。除捻螺外都無厴。外套腔較發達,外套膜後部成為大形的外套葉,突出於外套孔下。頭部通常無觸角,其背面有掘泥用的楯盤。眼無柄。側足發達。具本鰓。胃中常具有角質或石灰質的咀嚼板。側神經連索通常較長,生活於沙泥中,也有營浮游生活的。包括15科。阿地螺科Atyidae貝殼通常外露,螺旋部不凸出。足部具有發達的側葉。頭楯大,呈拖鞋狀。齒舌具有一枚中央齒,兩側側齒數目很多。胃具有3枚硬而彎曲的龍骨狀板。有一定的藥用價值。殼蛞蝓科Philinidae貝殼被外套膜遮蓋,很薄,稍呈螺旋型。側足厚。頭盤大,厚而簡單。胃部具有強有力的胃板。齒舌沒有中央齒。

殼、外套膜及本鰓均消失。觸手1對,齒舌上僅1列縱行小齒,分佈藏在背側的一個囊內。如長足螺Oxynoe、雙殼螺Berthelinia、海天牛Elysia、海蛞蝓等。

無頭楯,有兩對觸角;貝殼薄,部分或全部被外套膜包裹;足的兩側部分也位於貝殼上。如海兔科Aplysiidae,成體貝殼完全退化成為內殼,呈板狀或斧狀,具石灰質或僅存角質膜。體呈卵圓或蛞蝓形。頭部有1對觸角,呈耳形;頭頸部明顯,有1對耳形的嗅角。腹足寬,後端呈尾狀,因靜止時很像坐著的兔子而得名。廣布世界各暖海 ,中國已知19種。海兔屬側足發達,能作游泳器官。其他各屬側足小。有紫汁腺,能發射紫色汁液殺傷小型動物或逃避敵害。生活在海藻上的海兔用強大的齒舌刮食藻類,常因刮食不同的藻類而改變體色。生活在海塗上的種類吞食泥砂,主要攝食底棲矽藻、小型無脊椎動物。雌雄同體。兩個海兔互相交尾或數個海兔連成一串進行交尾,前邊1個起雌性作用,後邊1個起雄性作用,中間個體既起雌性又起雄性作用。卵群呈索帶狀纏成一團,固著於海藻、石塊上,中國稱為海粉絲,日本稱為海索面 ,味美可食,醫藥上用以治療眼炎或作清涼劑。海兔含有海兔毒素,食用海兔肉常會引起頭暈、嘔吐、雙目失明等症,嚴重者有生命危險。我國福建人工養殖的藍斑背肛海兔Notarchus leachii體長超過100毫米 ,體呈紡錘形。卵群帶曬乾後稱為“海粉”,具有解血熱的醫療作用,亦可食用,是一種名貴的海味品,遠銷東南亞各國。

  • Suborder Notaspidea 背楯目 (邊鰓目)

貝殼扁平,位於體背,或游離,或被外套膜覆蓋,或無貝殼;無側足和外套腔,櫛鰓大。如傘螺Umbraculum 、無殼側鰓Pleurobranchaea等。無殼側鰓屬Pleurobranchaea成體貝殼退化或成為內殼,呈薄板狀,具石灰質或僅存角質膜;或完全消失。體呈卵圓或長圓形,相當肥厚。頭部的前一對觸角癒合,形成頭幕。嗅角通常小,呈耳形,外側有裂溝。口幕發達,三角形或梯形。口吻強大,顎片、齒舌發達。有的種類外套小,不能完全掩蓋鰓和足部;有的種類外套寬,能掩蓋鰓和足部。腹足大,後端通常有足腺。鰓呈櫛狀,位於體右側,有鰓膜附於體壁,後端游離。雌、雄生殖孔彼此靠近,通常有3個葉片狀物保護。分佈於中國、日本、新西蘭、澳大利亞溫帶、熱帶海域的潮間帶岩礁,海藻間以及潮下帶淺水區。常見種藍無殼側鰓Pleurbranchaea novaezealandiae頭幕大,前緣有許多樹枝狀小突起。外套小,前端和頭幕癒合,後端與足部分開,側邊不能完全掩蓋鰓。腹足背面平滑,足底後端有足腺。體呈灰黃色,體表有紫色細紋,足底黑褐色。陰莖能突出體外呈膨大的葉狀物。春季交尾產卵,卵群呈螺旋帶狀。在中國沿海潮間帶和潮下帶淺水區生活。它們以強大的口吻捕食雙殼類,為淺海貝類養殖的敵害。人、畜誤食會導致死亡。

有石灰質殼或軟骨的厚皮,貝殼螺層不多;有厴。足的前側部分成為翼狀副足(前鰭),用來浮游。分佈在熱帶和亞熱帶海洋,也有少數種類出現在兩極海域。主要棲息於海洋表面至深約200米處,僅少數種類生活在更深的水層中。過去作為一個亞目(被殼亞目Thecosomata)和裸體翼足目Gymnosomata同屬翼足目Pteropoda,共同特徵是腹足背部發育成一對發達的呈翼狀的鰭,故名“翼足”,現已獨立成目。如龜螺Cavolinia、筆帽螺Creseis、長角螺Clio、螔螺Limacina 等。

成體無外套膜和貝殼。足的兩側演化為鰭狀,為浮游器官。如皮鰓Pneumoderma、海若螺Clione等。浮游翼足類種類生態類型的劃分在古海洋氣象、海洋地質、海洋物理和海洋生物等學科研究中具有重要的意義。

殼、外套膜及本鰓均消失;體背具有數目較多的裸鰓及其它次生鰓;內臟團平坦;齒舌上每行4個小齒。海牛屬Doris屬海牛科。成體貝殼完全消失。體呈卵圓或橢圓形,低平或稍凸。外套寬,覆蓋頭部和腹足,通常有瘤狀突起。在外套背部有1對嗅角,嗅角通常柄部明顯,上部有褶葉,狀如牛的頭角。海牛廣布世界各海域,暖海海域的種類最多。生活在沿岸岩礁、石頭下,或潮間帶海塗到深海底,以強大的齒舌刮食藻類、苔蘚蟲、珊瑚蟲和底棲矽藻類等。常見種有日本石磺海牛Homoiodoris japonica,是中國沿海潮間帶石頭下的常見種,日本也有分佈。蓑海牛屬Eolis屬馬蹄鰓科。體小型、柔軟。成體貝殼完全消失。本鰓消失,體背側緣列生二次性鰓。頭部明顯,頭頸部細長,口觸手細長,嗅角小,棍棒狀,平滑;或有螺旋狀褶襞。眼明顯,位於嗅角基部附近。背鰓突起,細長或呈紡錘形,排列於背側兩緣,每列由許多鰓突起組成,有肝臟分枝到達,代替鰓葉營呼吸作用。通常背鰓突起末端有刺絲囊,能放射刺絲禦敵或捕殺小動物,背鰓突起容易脫落,以避強敵。生殖孔和肛門位於體右側鰓列之間。腹足狹長,前側隅圓形或呈尖角狀,後端削尖形成尾部,利於在海藻間爬行。齒舌通常單列,側齒數目少。白斑馬蹄鰓有背鰓突起6群,第1~4群排列呈馬蹄鐵形,第5~6鰓群呈斜列,第1~2鰓群之間距離較遠,肛門位於第2鰓群中間,生殖孔位於肛門的下方。嗅角平滑,口觸手細長平滑。足前側隅呈尖角狀,後端形成長尾。體呈淡黃白色,頭部、口觸手基部、嗅角和足的上面橙色。鰓脈淡紅或褐色。末端乳白色。體表散佈有許多乳白色斑點,口觸手中線、嗅角末端白色,背中線從頭部到尾部有1條由乳白色斑點組成的線條。分佈於印度洋、日本和中國的海域。在潮間帶的海藻間可以見到。 7月交尾產卵,卵群產於石蓴或石頭上,呈波折細帶狀,盤繞8~18圈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kmwetland 的頭像
    kmwetland

    TIY! Toxonomy It Yourself!!!

    kmwetlan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